1月24日上午,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省长王予波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粮食总产量1974万吨、创历史新高。
新时代以来,我省经济总量继2012年迈上1万亿元台阶后,用6年时间、在2018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面对世纪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用5年时间、在2023年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一)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以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2%
●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
●有机农产品获证数居全国第2位
●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4万亿元
●新增2个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领旅游发展新时尚
●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
●现代物流业总收入突破85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总量突破3000户
(二)投资结构优化实现新突破
●集中开工项目2751个
●产业投资增长10.5%、占全部投资比重首次过半、达50.4%
●产业民间投资增长8.7%、占全部民间投资的65.8%
●工业投资增长19.1%、规模和增速均居全省各行业第1位
●滇藏铁路丽香段、叙毕铁路云南段开通运营
●124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
(三)对外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创新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
●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
●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7%
(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8.02%、全程网办率81.97%
●创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受到国家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在全国率先启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4%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50亿元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3%
●实有经营主体632.26万户、为2020年底的1.7倍
●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增长37.2%,“四上”企业增长17.7%
(五)区域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
●建成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938个
●新建改造地下管网6757公里
●新增3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33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10个县(市、区)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六)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优良比例94.1%、创历史最好
●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
●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4%、细颗粒物平均浓度21.8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完成营造林418万亩
●新增绿化面积13.73万亩
●新建成绿美乡镇100个、绿美村庄200个、绿美河湖296个
●新增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建成10个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
●清洁发电量占比为83.6%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3%左右
(七)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74.3%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7.97万人
●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