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委员说,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有利于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报告中的系列扩消费部署,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优化消费结构等多方面同向发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环保: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绿色转型
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江西萍乡学院副院长吴代赦委员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是全社会的绿色共识。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针对报告提到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吴代赦建议全面深入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提高公众对新污染物治理的认知度,加强对替代材料的利用和推广。
三农: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
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代表表示,乡村全面振兴旨在让农业、农村、农民受益。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的预期和活力。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助于稳定种粮收益预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住房: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景普秋委员表示,报告中提出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既针对性解决刚性住房需求的痛点,也强调提升居住舒适度,有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加快转型。近期,部分城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楼市调控政策,建议各地继续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托起群众“安居梦”。(记者舒静、任沁沁、魏玉坤、赖星、李紫薇、刘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