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财经
[财经快讯]两会世界眼|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不会改变——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
2024-03-05 21:06:03 | 作者: |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瞩目。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中国善于用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既是理性的经济,也是深刻的哲学”。他表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多稳定性。

  克罗地亚政治分析家克雷希米尔·马灿说,中国经济克服困难、保持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聚焦民生、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合作共赢,共享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但有力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更做大全球经济发展的“蛋糕”,给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机遇。

  作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开通运营已超过140天,累计发送旅客超过200万人次,为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之间的交通提供了新选择。

  “印尼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之一,雅万高铁只是其中一个合作成功案例。”印尼最大私营银行中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巴拉·马米亚告诉记者,无论从工业生产还是贸易角度看,共建“一带一路”都有助于印尼经济转型升级。

  共建“一带一路”提出10年多来,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2023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2%,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6.6%。  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到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再到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谈及埃及和中国近年来的合作成果,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纳赛尔·阿卜杜勒-阿勒如数家珍。

  阿卜杜勒-阿勒告诉记者,中国秉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寻求全球合作与发展,为各国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视角”。中国积极主导或参与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机制等,“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视野,为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伊拉克提克里特大学政治地理学教授穆萨纳·马兹鲁伊表示,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倡议,是中国面向全球的“又一次伟大开放”,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广泛的积极影响。(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宿亮、于荣、闫洁)

编辑:农网小珠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邮箱地址:xyxxfc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