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财经
[财经快讯]钟华论: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2)
2024-04-08 11:52:28 | 作者: |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从国内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取得扎实成效。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全球经济和创新版图正在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牢牢把握发展主动和历史主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打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大跃升、更大发展。这是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踏上新征程,扭住创新“牛鼻子”,厚植发展“绿底色”,下好改革“先手棋”,打造人才“强引擎”,我们就能不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

  在北京亦庄,自动驾驶汽车往来穿梭,稳如“老司机”;在浙江德清,采摘机器人手臂翻飞摘下西红柿,俨然“老把式”;在重庆两江新区,微纳3D打印技术把器官“种”在芯片上,一番“绣花功夫”令人惊叹……中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科幻场景成为现实,生动诠释着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和无穷魅力。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今天,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谁在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

  跃迁之道,要在创新。在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一面长34.8米、高3.6米的墙上贴满了企业专利证书。从创办之初技术上处处受制于人,到如今拥有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9万件,京东方的破茧成蝶,成为我国企业依靠创新闯出发展新路的一个缩影。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下真功苦功,充分激发各方面创新活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硬实力。

  创新成果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样品,更应是“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市场里的商品。加强科技创新,必须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论文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只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活血脉、壮筋骨、强底气,不断从“高原”迈向“高峰”。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产新手机成为爆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扬帆出海……今日中国,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层出不穷,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瞻望前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仍然任重道远,还有不少难关险隘需要攻克。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坚定“苦战能过关”的信心、激发“千军万马齐踊跃”的活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必将日益强劲,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答卷必将更加精彩。

  (四)

  “当年的沙尘暴就像PM250。咱们从PM250过渡到PM2.5,现在PM2.5也解决得差不多了,这些年在一步步往前走。”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的蓝天讲起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平凡历程,展现了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和定力。

编辑:农网小珠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邮箱地址:xyxxfc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