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财经
[财经快讯]钟华论: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3)
2024-04-08 11:52:28 | 作者: |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改变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既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既利当前,更利长远,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久久为功求实效。

  发展绿色生产力,产业支撑是基石。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政策支持是保障。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化是土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消费习惯和日常生活中,让绿色低碳蔚然成风,汇聚起共建美丽中国、共享生态文明的磅礴力量。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新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中国拥有的世界地质公园总数达到47个,位居世界第一。碧空万里,江河澄澈,绿色工厂纷纷涌现,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低碳产业方兴未艾,美丽家园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绿色发展不放松,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播种绿色的希望,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就一定能收获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五)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何以革故鼎新?何以行稳致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安徽小岗村实行“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注入强大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清障除弊、开路架桥,不断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体制机制,营造与之契合的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课题,更是改革课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通过深化深层次改革打通堵点卡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通过扩大高水平开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不断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就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竭的推动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一番话,充满着对劳动者的敬意,更揭示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基于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鲜明提出了“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的观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编辑:农网小珠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邮箱地址:xyxxfc2022@163.com